从底料厂出来,程妈妈捏着手里的底料样品袋,指腹摩挲着包装袋上凹凸的生产日期,眉头皱得能夹碎一片落叶。
三轮车碾过巷口的碎石子,她忽然用胳膊肘撞了撞身旁的女儿:“君君,你瞅那老板接订单时的眼神
——
咱给的价怕是高了。”
程君君往车斗里垫了块防滑布,把样品箱码放整齐。
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她的侧脸,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,像振翅欲飞的蝶。
她抽出帕子擦了擦手,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:“妈,您记不记得今年咱在夜市吃的那家火锅?锅底越煮越苦,后来才知道用的是回收油。”
“现在满大街都是小作坊炒料,您闻闻这巷子里的味
——”
她忽然停住脚,指着远处炊烟袅袅的矮房,“十家有八家用牛油边角料,剩下两家敢标‘纯手工’的,指不定兑了多少淀粉。
咱花高价买稳定货源,不是当冤大头,是给将来留条干干净净的路。”
“妈,我们刚开始做这生意,主要还是得保证质量,只要对方不偷工减料,我们就不吃亏。
而且我们以后也不能老依赖别人拿货,我们店开起来后,以后也得研制自己的配方了,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。
只不过现在我们各项事业都刚起步,暂时没那么多的精力,所以得慢慢来”
“那就多考察考察,研究好了再开业”
程妈妈说道。
“时间不等人呀,你没发现现在做生意越来越多了,大家都在抢占市场呢,所以我们得先开起来”
程妈妈是个听劝的人,听女儿这么说也就不再纠结了。
程君君摸出手机给彭建国发消息:“底料已谈妥,重点攻关物流保鲜。
另外,注册‘盛开辣’商标,再注册一家“山城热辣”
的火锅店。”
母亲看着女儿飞速敲击屏幕的指尖,忽然明白:女儿看的比自己更远,或许这就是知识的力量。
不一会程妈妈的手机响了,父亲的电话带着笑意炸开:“谈妥了!
二百平公建,送地下停车位,下周签合同!”
“老程,我和君君这面进行的也挺顺利,明天就能回去了,正好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呢,回去我们再细说”
程妈妈说着就挂断了电话。
“君君,公建你爸已经买下了,但是还有2个月才能和新房一起交付。”
“挺好的妈,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先腾出手把服装公司和建筑公司的捋顺了,然后再做下火锅店的方案,火锅店的方案就让彭哥做吧。”
程君君建议道。
“那行,我和你爸也实在是精力有限,服装和建筑这摊也是越做越大,千头万绪的,这火锅店就先让小彭做前期方案,然后我们一起碰一下”
程妈妈同意“到时有时间也让小彭来山城考察一下,这样他才能更了解火锅文化,做出更好的方案。”
“那行,妈就按你说的办,谁让你是我们盛开集团的董事长呢,不听你听谁的。”
程君君说笑道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